现货库存,2小时发货,提供寄样和解决方案
热搜关键词:
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(ADAS)快速演进的今天,驾驶员对车辆环境感知能力的要求日益提升。作为核心传感器之一,雷达凭借其在雨、雾、夜间等恶劣天气下的稳定表现,成为实现全天候可靠感知的关键技术。随着半导体工艺与信号处理算法的进步,高分辨率雷达正推动车载感知迈向更高水平。
传统雷达系统面临性能与尺寸的两难抉择。更高的角分辨率依赖更大的天线孔径,这意味着更多天线通道和更复杂的硬件架构。例如,具备数千虚拟通道的远程雷达虽能提供精细探测能力,但其庞大的体积、高功耗和高昂成本限制了在量产车型中的广泛应用。
分布式孔径雷达(Distributed Aperture Radar, DAR)应运而生,正在重塑车载感知格局。DAR通过部署多个小型雷达传感器——如前向、侧向和后向雷达——协同工作,形成一个统一的“虚拟大孔径”。这种架构打破了传统单体雷达对物理尺寸的依赖,实现了远超单个传感器的角分辨率。
研究表明,DAR可将方位角分辨率提升至0.5度甚至更低,显著增强对相邻目标(如并行行驶车辆或行人)的区分能力。这一精度对于高速场景下的路径规划与避障决策至关重要,为L2+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。
更重要的是,DAR无需增加单个雷达模块的复杂度,而是利用现有主流雷达硬件,通过先进的传感器融合与波束成形算法实现性能跃升。这不仅降低了系统整体功耗,还避免了大规模天线阵列带来的热管理难题和制造成本压力。
恩智浦(NXP)与Zendar的合作成为DAR商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推动力。该方案基于恩智浦成熟的S32R雷达处理器平台及RFCMOS SAF8xxx系列单芯片SoC,结合Zendar专有的DAR软件算法,构建出高效、可扩展的解决方案。
Zendar的算法针对恩智浦S32R平台深度优化,已集成于PurpleBox等参考设计中,支持汽车制造商快速评估与开发。该方案兼容现有雷达传感器硬件,无需重新设计射频前端,大幅缩短开发周期,加速从原型到量产的转化。
DAR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出色的性价比。通过复用现有传感器节点并以软件定义方式提升性能,主机厂可在不显著增加BOM成本的前提下,为更多车型配备高阶感知能力。这意味着高分辨率雷达不再局限于高端旗舰车型,而是有望普及至主流市场,推动ADAS功能的大众化应用。
此外,DAR增强了系统的冗余性与鲁棒性。多个分布式的传感器节点即使个别失效,系统仍能维持基本感知能力,符合功能安全ISO 26262的要求。
随着算法持续优化与算力平台的迭代升级,DAR将进一步释放潜力。它不仅是当前提升ADAS性能的有效路径,更为未来全场景自动驾驶提供了可扩展的技术框架。
可以预见,分布式孔径雷达将加速智能汽车向更高自动化等级迈进,在提升行车安全性的同时,带来更平顺、更智能的驾乘体验。在软硬件协同创新的驱动下,车载感知正迈入一个更高效、更经济、更可靠的新时代。
深圳市中芯巨能电子有限公司代理销售恩智浦旗下全系列IC电子元器件,为制造业厂家的工程师或采购提供选型指导+数据手册+样片测试等服务。如需S32R雷达处理器平台及RFCMOS SAF8xxx系列单芯片SoC产品规格书、样片测试、采购等需求,请加客服微信:13310830171。